编者按:一个个奇迹在他们手中创造,一个个难关在他们手中攻克,一个个重大工程任务在他们手中圆满完成。他们传承老一辈核工业人的精神,“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车床,不负时代召唤,不负历史重托,用青春核力、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诠释了“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
官微开设“最美中核人”栏目,将陆续刊发中核集团承担的重大工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团队/人物的典型事迹,展现核工业人强核报国的时代风采。
我国核电发展四十余年间,数以万计的人奉献青春只为铺就一条阳光坦途。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核华兴霞浦核电工程施工现场,走近这些孤岛上的平凡英雄。
核电建设者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霞浦当地人对他们有两个“刻板”印象:各种口音,头发挺少。
2018年,80后谢秩辉听说霞浦核电工程在建设,于是,他和70多名工友积极申请,坐着大巴车,从阳江一路东行而至。
细看这个男人,黝黑的长方形脸,眼角和眉头都挂着些许细纹,远远瞧着有些削瘦,站到近前,才发觉两条乌黑粗眉下嵌着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
他风风火火地从现场跑回来,脸上挂着汗珠,站在门口不肯坐下,操着一口四川口音,干巴巴地说:“咱们有啥问题?搞快点噻,今儿活多。”得知采访可能要花费近一个小时时间,他有些犹豫,接连打了几个电话才坐下,只不过安全帽没摘,背包也没卸。坐在宽敞的沙发上,他似乎因为衣服上沾满的尘土而略显拘谨,而他的大半心思,估计还惦记着十几公里以外的钢筋水泥呢。
说起工作,男人打开了话匣子。全年无休,半夜两点还在接电话,谢秩辉说,他的汗水不白流,几年里,核岛长高了不少!他也已经从一名普通的工人成长为工长。说到自己带领着工友们提前完成钢筋绑扎任务,男人没了早先的拘谨,只剩下满心的豪情。
谢秩辉在老家四川有自己的房子,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在孩子眼里,爸爸是最厉害的,是干核电站建设的英雄。
在谢秩辉之后,一批又一批核电建设者从全国各地来到霞浦核电工程现场。2019年,85后金杰接到领导通知,来霞浦出差。金杰的想法很简单,服从安排。
背上一个双肩包,金杰就来了。当时工程现场的住宿条件简陋,硬板床上铺了一块凉席,还盖不全床板,他就这样躺在上面度过了夏天的夜晚。不知不觉,秋天到了,天越来越冷,身上的衣服还是薄款,金杰才想起来让同事把行李寄过来。
工作再苦,他都没有想过结束这次原本“短暂”的出差,金杰说:“车间只有我一个焊接技术员啦,我咋能走。”
2020年,1999年出生的测量技术员王少东也来了,他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在河南上的大学,因为喜欢大海,他来到了霞浦核电。
年复一年,无数核电建设者将青春挥洒在这片曾经与世隔绝的海岛上,壮丽的晚霞与咸腥的海风见证了他们用一双双手缔造的这条斑斓大道,用一双双脚丈量着与未来的距离。
如今的霞浦核电,路是平的,施工现场也建好了崭新的办公楼,早已不见曾经的模样。
当年,这里还是一座孤岛,和陆地之间隔着宽宽的海峡,要想上岛,须得乘坐当地一种叫“泡沫船”的交通工具。没有定位和导航装置的泡沫船压接机,遇到下雾,几百米的距离,有时开几个小时都靠不了岸。就算天朗日清低背压式机械密封,前进中的风浪把浑身打湿也是常事。
上了岸,就更难了。在这座荒岛上,没水没电没厕所。六月时节,霞浦就热得像蒸笼一样,施工时为了安全,工人们都穿的是长衣长裤,太阳一晒,身上长满热痱子,一整个夏天身上都是又红又痒。那时,食堂还没建好,就搭一个简易的大棚子,饭菜从岛外运过来,一阵海风,碗里除了饭菜,还有硌牙的沙子。
谢秩辉回忆说,每到夏季,现场常常会有人中暑,于是,他们除了施工技能持续提升外,还练就了中暑急救的“绝技”:把人翻过来,抬到棚子下,掐人中,喂藿香正气水……直到现在,每到暑天,他的背包都会备着足足的防暑药品。
2018年,金杰来的时候,通往岛上的只有一座钢便桥,到了2020年底,王少东已经能从钢筋混凝土建成的大桥上岛了。
霞浦本地人对核电建设者“头发挺少”的认知,缘于核电建设者因经历风雨、殚精竭虑而日益后移的发际线,甚至许多年轻人都已经华发早生。这是当地人对“核电人辛苦,核电人不容易”的另类褒奖。
艰苦的环境,忙碌的工作,核电建设者的“头发越来越少”,岛上的环境却越来越好。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英雄?在这条新的长征路上,测量技术员王少东和60后支部书记于保国有自己的答案柔轮齿圈壁厚中性层。
1999年出生的王少东在学生时代曾憧憬过自己的未来生活:坐在有落地窗的办公大楼里,朝九晚五,穿着时尚的职业装,偶尔还能喝上一杯精致的下午茶。
然而到了霞浦县城,他感到有些失落,来到霞浦核电工程现场,他的心情更加复杂。
最早,从霞浦县城到工程现场还要翻过两座山,核电人戏称这条路为“搓衣板”路,一路上颠个不停。王少东回忆说液压执行元件,第一天上班,他和几十名新员工一起翻山进岛,下车时,一半人都吐得脸色发白。王少东也是吐了半个月才能在“搓衣板”路上挺起腰杆。
2021年一个夏天的夜晚是王少东最难忘的一天。这天,他接到紧急测量任务后,便带着班组工人们赶赴现场,一直忙到午夜两点。这天的现场,一场大雨下个不停,回到集装箱的时候,他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只能把衣服脱下晾在空调下,在行军床上将就着睡一会。
“2018年1月27日下午三点钟”,这个时间,于保国记得极其清楚。这个时间,是他日夜兼程,驱车一千两百多公里来到霞浦核电的时间。
于保国的父亲参加过“两弹一星”研制,还得到了一枚勋章,他喜欢极了,求着父亲把勋章送给他,父亲舍不得。现在,他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勋章。
到底什么样的人是英雄?对于王少东来说,面对艰难不退却是英雄。对于于保国来说,把自己的梦想和祖国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是英雄。
英雄,就是普通人有一颗伟大的心,所以故事里的英雄总是十年饮冰,热血难凉,总是试图用一副凡人身躯去缔造时代的辉煌。历史的表盘伴随着他们的心跳声,横贯孤岛的长风也争相传颂他们的故事。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大海奔腾,势不可挡,一如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螺尾,一如不可逆转的复兴伟业。再莫道前路多险阻,浩荡中华有此些儿郎,当再闯关山千万重。
上一篇:上一篇:大连理工大学融媒体中心副部换届啦!
下一篇:下一篇:中国磨球数据监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