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88官方网站下载
您当前的位置: > fun88官方网站下载 >

宋协伟:运用设计智慧为大众谋福利

编辑: 时间:2024-02-14 浏览:103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设计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艺委会副主任、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成员、中国美术馆特聘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评审委员、文化部职称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

  宋协伟,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以来,致力于知识持续更新的艺术实践和设计行业的推动,关注设计新学科、启迪学术新思想的创新教育,始终以全球化的思维视角、国家的顶层战略和社会化问题的系统研究推进着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2022年,北京的盛夏,我们与宋院长畅谈——时下人们关注的设计与科技,NFT与元宇宙、设计与人与社会、设计的未来走向以及设计师的未来、新学科、学术创新、全球化的思维视角、社会化问题的系统研究、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宋协伟认为,设计工作不仅包括符号与传达的设计、物的设计、有组织的服务与活动的设计,也包括复杂系统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未来将更加紧密地介入人类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协调。

  “未来的设计师肯定不是像过去那样按领域去划分成工业、产品、服装、平面设计师,而是以一种具备综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会经济生产力的体系中,类似现在介入到纳米技术、人体器官等这方面的设计师。”

  设计工作所面对的问题已经越发复杂化、全局化,早已超越了装饰外观或美化造型。其疆域拓展到事物运作模式、产业战略结构、自然环境改变、人类行为方式甚至是文化等系统性、生态性问题。它是人类面临问题时的反馈动作,它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源自于对各个领域智慧成果的有机整合、系统组织。

  面向资源枯竭、全球变暖、气候危机、增长极限,这些现象传递了地球并不是一个受人类随意摆布的实体,人类也终于意识到在技术不断发展、自我意识不断膨胀的加速主义时代,自己终究是需要与动物、植物、物质并肩共存的事实。

  宋协伟策划了首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探讨“共生本体”的生命纠缠,同时借由“合成”这一隐喻,探寻重塑自然的可能性,检视后人类的生态想象,进而形塑一种新的本体论层面的平等观。本次主题旨在跳脱人类中心主义的一般论述,质疑人类在生态体系中的主宰地位,正视万物的能动性的同时,重新审视生态体系中彼此复杂而紧密的牵连。“合成生态”由“激变的自然”“纠缠的生命”“交织的演化”三个部分构成,将思索的视界从人 / 社会推至万物 / 宇宙,在行星视角与行星尺度中探讨未来演化的可能性。

  而未来型的设计教育者需要具有致力于知识持续更新的艺术实践能力和推动能力。从事设计行业这样多年, 对于宋院长而言,设计最大的魅力是研究领域的广泛性、实践方法的包容性、反映现实的链接性。因此他在不断尝试探索不同的设计应用语境和视角维度,包括国家形象设计、社会设计、智慧城市设计、展览叙事设计、生态危机设计、健康设计等等,它们都给他带来不同程度的启发,但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教育设计” 或者“设计教育”,研究如何教育培养人才,也相当于在间接地“设计人”。

  埃佐·曼奇尼说,“设计是人人都有的能力,而设计专家需要做的恰恰是调动大家的这种能力来共同使世界向好发展。”

  宋协伟则期待,青年设计人才以建构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拥有超前布局未来的眼光,在扩展服务国家社会需求的多层级与多面向的同时,注重人的通感能力的全面提升,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寻求社会和谐的全面发展,引导拥有设计智慧的人才参与到为大众谋福利的工作中。

  Q您怎样看VR、AR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 ? 数字艺术NFT是现在关注的焦点,您是怎样看这种艺术呈现形式的?您会推出自己的NFT的作品吗?

  A纵观人类历史,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是必然趋势。尤其在疫情的影响下,社会运作方式的变化触发了一系列的变革,也为新技术走进生活按下了加速键。例如“无接触式的医疗”“无接触式的会议”为VR和混合现实等技术以及其背后的信息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课题。

  NFT目前更多是以Web3.0的探索形式存在,比较火爆的“蓝筹”项目的成功背后,有诸多条件的共同加持,但还远远没有达到成为“艺术”的程度。而把艺术作品改造成NFT的案例更多是技术上的嫁接,有待新的协约、技术、形式的探索。随着技术和相关知识的普及,相信未来会迎来NFT的艺术“内容”时代。

  本人乐于尝试设计与区块链、元宇宙的结合,但弱化其金融属性,仅作为学术性的探索。

  Q设计和艺术是距离元宇宙最近的媒介和手段了,您怎样看艺术与设计在其中的作用,以及艺术与设计跟科技进步的关联?

  A元宇宙与设计学的结合,是基于全球化元叙事背景,以设计学在数字信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果支持下,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大数据云算力、生命科学、加密金融、经济学、社会学、哲学、未来学等多学科交叉为基础,面向人类高维度拓展过程中对主权财富、生态体系、价值设定、技术创新、工业升级、生活质量等需求投射,进行方法及应用场景创新、理论与实践指导系统构建研究。我们正在在元宇宙的语境下,既以之为场景,也以之为方法论,对设计学不断升维、演化的尝试。

  Q“可持续发展”是现在大家都在探讨的话题,您觉得设计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哪些帮助?

  A生态和物种多样性,始终是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的重要思想,我们也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对相关领域研究进行了整合规划,包括创立“生态危机设计”研究方向,并通过诸多活动、展览、课程和工作坊对这一领域问题进行研究。

  例如 “响应式环境:海洋增强”,是“生态危机设计”研究方向的2020年4月本科二年级课程。学生融合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生命科学、病理学,以大湾区白鲸鱼海洋污染进行了一个具有深度调研数据分析、数据整合,最终通过如“白海豚生境体验 人体感知增强 可穿戴气动装置” “海洋石油污染处理方法”“水污染之灾——沸石为材料·危机设计”“海洋清道夫”等具体研究课题将观念落地,使研究、实践与教学有机结合;再如我们在接下来将举办的《生态远见计划》中,也邀请了来自全球的艺术家、设计师、科学家,通过作品和研究成果将对这一话题进行充分的呈现。

  A我们以联合国《学会融入世界: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报告为蓝本,重新梳理设计的视角:设计究竟当以何种角色介入世界的改变,以此回答这个问题。第一,到2050年,教育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被批判性重构。教育保留了促进正义的人文主义使命。新使命是通过教育,负责任地在地球上共同生存,促进生态正义。

  第二,到2050年,人类根植于生态系统之中的观念将深入人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已经没有界限,所有课程和教学法都牢固地建立在生态意识的基础上。

  第三,到2050年,教育不再一味宣称人类至上主义。我们不再只依靠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学习如何将人类作为地球上众多生命参与者、创造者和塑造者之一。

  第四,到2050年,个人主义的自我文化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围绕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原则重新配置教育,培养乐于助人、善解人意的人际关系,使每个人和一切都成为地球生态社区的一部分。

  第五,到2050年,教育学不再把世界定位为学习的对象。教育最基本的主客体二元结构受到了挑战,一种生态意识将所有人类重新定位为生态圈内的人,嵌入到生态系统之中。

  第六,到2050年,宇宙政治教育成为主流。教育远远超出了人道主义和以人为中心的主张,教育家完全接受宇宙政治的原则,承认多元性以及不同世界的共存。

  第七,到2050年,未来生存教育的目标从人道主义转变为生态正义。我们不再把教育学当作一种纯粹的人类活动,重新调整了世界的教育实践,寻求代际和多物种正义。

  A好的设计源自于好的设计师,设计师需要具备危机判断力,准确识辨趋势并将危机应对思维植入设计工作;要具备知识整合力和创新领导力实现创新模式和方法的落地化运转;要具备情感洞察力,拓展设计成果的功能属性维度,真正与时俱进地服务于人类心灵情感需求。

  另外,设计师要构建与社会的对话,用专业的才能去激发社会对问题与危机的思考。无论从事任何设计工作,都应对人类共同的问题有所关照,将忧患意识或正确的思维导向置入工作之中,让作品成为一种呼吁,让行动成为一种文化。

  例如我的作品《北纬30度》,通过展示河南水灾中,人们在泥沙之中遗留下来的物品,来传达一系列思辨观念。自然灾害的来临,人类和大自然处于同样的境地,无力且无奈。暴雨肆虐过后,鞋子、梳子、塑胶手套这些人造物和落叶、残枝等自然物都会被一同裹挟在泥土之中, 使自诩为造物主人类,迎接强烈的挑战。作品通过场景与材料的视觉还原,使作品本身具有了纪实性与文献性的价值,从而引发人们对自身、自然关系的本质定位思考。

  Q进入二十一世纪,到了2022年这二十多年间,设计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改变和影响?

  A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设计师拥有空前大的施展空间和无限的设计资源,传统的物质文明进展步伐已经开始放慢,工业化进程已经将社会各项硬件设施布局趋于完善,物质的野蛮增长期逐渐过去,互联网为世界建立新的链接系统,柔性内容开始凶猛增长,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可持续生态的需求不断升温,人类对跨领域交叉融合的“大设计”需求愈发强烈。

  设计除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优质的物质条件、虚拟工具以外,还带来了更多的思辨与预测,以及对危机的预案。

  例如丹麦的BIG事务所,除了以警示性的“语法”设计面向未来海平面上涨的“漂浮城市”以外,还设计了一个环保型的发电厂,燃烧垃圾为城市供电。该发电厂为6万户人家供应电力、为16万户家庭供给暖气的同时,以燃烧垃圾所产生的烟圈作为“雕塑”,通过每一个飘向空中的烟圈来传达人类与环境的反思。

  A设计作为一个各领域间的纽带环节,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我与大家分享一下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策划的展览活动。首先是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主办单位,邀请国内外数十位艺术家 ( 组 ) 对展览主题进行作品创作与展示。两届展览分别以“技术伦理” 和“后生命”为主题,集中呈现艺术家在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基因和混合现实等领域的跨学科艺术实验,并邀请艺术家、设计师、科学家和理论家来共同对科技在社会中应用的感性进行深入讨论,生成社会新知。在新兴技术以近乎失控的速度发展的今天,在这个技术不断挑战和突破伦理临界点的时代,我们于这个新的语境中来讨论技术伦理变得如此地刻不容缓。我们提出“技术伦理”这一主题,希望与公众一同思考未来科技可能产生的前所未有的新伦理问题,以及审视现有科技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导致的伦理危机。

  而 “后生命”也是在探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家基于“数据生命”“机械生命”“合成生命”等广泛议题的创作与研究,为这个时代的人工智能和人类情感的冲突问题建构理论链接和创意突破。

  另外一个例子,是即将举办的首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本届双年展的主题是:“合成生态”,邀请来自10个国家的25位国际顶尖艺术家,作品共计28件,包含大型装置、雕塑、影像、VR 装置等。其中,25件艺术作品在中国首次亮相,6件艺术作品于2021年最新创作。此外,重磅亮相于2021年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气候时钟”项目将在双年展中呈现,这也是该件作品首次亮相于中国。

  Q您认为2022年的青年设计人才都具有怎样的风貌?其中有哪些欣喜与期待?

  A未来型的设计教育者通过丰富的交叉学科资源和开放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为青年设计人才呈现国际前沿视角,引导他们了解时代全貌,使他们与人工智能、生态问题、社会治理、创新工程、健康关怀等领域融合,拥抱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

  以我院学生为例,本科王琪的作品“碳基银行”将可持续理念与后疫情时代的社区现状、社会心理相结合,对传统社区自足性、生产性与社交性进行激活改造。将居民在社区中已形成的低碳生产行为转化为碳额积分,以社区共享农场作为物理空间载体,探索如何为社区提供相对自足和社交关联的新方式。

  倪尔璐在对皮革产业链各环节实地研究后,以创作信息图像的方式,展示皮革产业与生命、自然的关系,创作了作品“不合格工厂”,延展对“皮”的定义与“物”的思辨。此实验隐喻的是皮革加工对原本代表生命的材料赋予消费价值的过程,可视化了被“消费行为”隐藏的数百种生产关系。

  王奕澄的作品“可触化共识——开源盲人控件”作为健康设计的课题,探讨了特殊群体的身体权利和生命尊严问题,用千变万化的控件为“没有视觉经验”的盲人,以及后天致盲的盲人提供生活中所必需的“开关”,试图探讨如何通过设计建立起人与人的“话语”共识。

  A近一段时间以来,最打动我的是一套名为“气候时钟”的作品,作品试图通过倒数气候灾难发生的所剩时间,告诉我们距离世界末日竟然这么近 !

  它由Human Impact Lab发起,是一个由艺术家、科学家与社会行动者共同组成的创作。2019年在德国柏林展出,2020年来到美国纽约,2021年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 (COP26) 上呈现。“气候时钟”是以目前人类破坏地球的碳排放速度来计算,倒数距离地球气候灾难发生的时间。时钟上以红色的数据配上年数、天数、时、分、秒呈现,让人们看后都被如此接近的数字震惊。官方也表示,我们仅能比工业化前高出1.5℃以内的温度才有机会避免灾难发生,否则届时的地球将有可能出现过去只在电影里看到的饥荒、干旱、洪水、冲突等灾难。绿色的数据是计算目前可再生资源在全球能源中所占的百分比,简单来说,人类的目标应该在红色的数据归零前让绿色的数据冲到100%。当然目前的百分比也不乐观,仅显示12.33%左右,两个数据都值得人类惊醒,该正视挽救灾难的问题了。该作品已经授权中央美院,并将在接下来我们策划的首届艺术与科技双年展中呈现。

  Q作为国家级设计学院的领军人,您是怎样把您的设计教育理念传递给团队和学生的?

  A自2014年启动教学改革以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便开启了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高密度跨领域交叉创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征程。强调“唯有创新,才能以变应变,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已经形成了以“战略设计、科技设计、社会思维、文化设计、产业设计、设计研究”为基本架构的新文科设计学体系建设模块。并在应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过程中,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不断推进吻合国家新文科建设指导精神的学科资源整合与平台化发展。

  面对人类生存的困境,面对后疫情时代全球生态危机和社会变化,设计学院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倡导突破传统学科的管理模式,在保留传统学科专业技术性的同时,进行多学科的联合交叉发展,来创造出适应时代变局的新学科。

  因此,教学改革从人才选拔开始,2015年“棒棒糖”考题,考核了考生如何更好地表达生活体验以及分析与再设计的能力。2021年的“画出你的大脑世界”,2022年的“气候时钟”——几个题目背后是一套严密的思考逻辑,由单一技能层面的考核转向以专业为基础的社会探讨和问题思考,代表着中央美院设计学院人才识别方式的不断创新。

  在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跨越学科、打破设计专业壁垒的新型“宽基础”教育模式上,以开阔、综合的学科视野和扎实的专业能力为基础,融合科技、人文等专业领域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想象力、对社会的敏感度、责任感和洞察能力,对学生的知识体系与人格架构进行整体塑造,实现艺术能力与人格建构的全面打通。

  我们升级传统课程授课方式,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参数化设计、升维设计、创新设计方法的介入,设立交叉学科课程。积极应对全球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疫情、政治格局等重大变局,重点关注生态危机设计、社会设计、艺术治疗、健康设计、服务设计、创新出行、未来生活方式研究、生物艺术、创新工程、系统设计、智能可穿戴设计等新兴交叉学科研究方向;人才培养以一年级、二三年级与四年级三段学制结构模式,分别承担通识课程、专业史论课程、专业基础及综合设计课程、研究型课程的授课及管理。其中前沿科技和人文社科通识课程比重大幅增加;在一年级增加开源编程课程,作为通识必修课,进行计算机思维模式训练。并开设引导学生认知自我、认知大学、认知世界,了解时下世界格局的变化,确立自己的目标与人生求知导向的认知课程;二三年级课程将基础性、技术性及未来学科发展的核心性素质培养课程,与跨专业、问题式研究性素质培养相结合。通过自主选课的方式进行专业方向选择,打通跨年级跨专业选课机制,并与研究生课程共享。

  在四年级增设毕业设计研究方法系列课程、论文写作相关课程,建立个人毕设导师组机制与论文导师跨院系选择机制。严格执行毕业环节的审核标准,在毕业论文和个人毕业创作审核工作中,制定末位淘汰规则;我们同时也注重社会服务型设计战略项目,在云南剑川、新疆墨玉等地,和民众之间深入沟通,帮他们缓解紧张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利用当地农产品创造自有品牌来提高经济收入。

  学生们自主研制掌上3D打印机,依据交通工具和生物学原理设计“细胞机器人”,开发可以书写诗篇的可穿戴设备,如在望京地区开展城市野地计划,对城市废弃和灰空间进行研究,植入不同的植物以改变社区的环境,以及通过大数据采集开发智能运动鞋设计系统等。这些课程成果不仅收获了“千里行”大奖、全国美展奖项等重要荣誉,也为教学改革成果的实践落地打下了基础。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